查看原文
其他

菁视角|深度解读STEAM教育(二)

2017-08-31 阿褚 菁kids


 


目前,STEAM在中国教育领域呈方兴未艾之势,然而其概念之新,以及对课程开发的深度要求,令很多家长甚至教育从业者都只闻其名,未解真相。为了从多方位了解STEAM的理念和实践方法,《菁kids》采访了奕阳教育总经理张守礼、奕阳教育教研院敖晓会,科界教育(TechTrek)创始人Jordan Hung,阿特黎尔法国艺术学校创始人Marianne Daquet和阿特黎尔创客实验室负责人Sebastien Thomas,力求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呈现我们身边的STEAM教育,本文为第二篇。


采/文:阿褚 编:曹新星 图:受访机构提供


站在科界教育(TechTrek)的教室门前,我还以为自己站在了帝国战舰的舱门前。创始人Jordan看到我瞪大的眼睛,一副“Yeah, I know”的表情,笑着刷卡打开了门。这应该是一间没有小孩会不激动的教室,巨大的两块LED屏幕,悬在天花板上利用地板当做幕布的投影仪,满地的废弃硬纸板和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类似塑料螺钉的连结教具,正在这儿上夏令营的孩子们,利用这些连接件很容易就做出各种变废为宝的设计。


“我们在教具的选择上很苛刻,通常都尽可能选择全球范围内设计最先进、最优化的STEAM工具来应用到我们的课程中。比如,我们为低年龄的孩子准备的Dash机器人,和稍大年龄孩子使用的Sphero SPRK+机器人,像Knex、LEGO等都是我们选择使用的品牌,我们希望集中这些领先的智慧,来给孩子最新的和相对全面的科技体验。”Jordan说。



来自美国的Jordan Hung和来自英国的Kit Harford在两年前成立了“科界”,致力于研发自己的STEAM系列教学课程。他们的研发团队成员来自加利弗尼亚、澳大利亚和中国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团队还开发出了非常全面且专业的视频课程资料。他们甚至还设计了十几个不同的角色来代表不同的STEAM概念,比如3D兄弟、STEAM博士等等,各自拥有生动的性格和人生背景。这背后是整个团队的缜密、激情和创造力。八个月前,科界在北京的望京SOHO成立了第一家授课中心。现在,他们还为北京多家知名国际学校提供课外教育支持。


坐在LED屏幕前,Jordan直接给我上了一节关于3D打印的课程。他伸出手掌说:“这就是3D打印机的平台,你的手指就是3D打印的喷头,现在你想打印一个什么形状?在平台上划一下。”我伸出手指,在他的掌心画了一个正方形。


“嗯,很好,3D打印机就是这么完成它第一层打印的。”我恍然大悟,点点头,他接着说,“可你刚刚只打印了一个平面,平面意味着有长度和宽度,然而3D打印机打印出的物体是有高度的。想想看,3D打印机要如何运作才能完成一个有高度的正方体?”



“呃,一层再一层?”


“完全正确,一层又一层。现在,关于3D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你已经了解了。”Jordan高兴地说。


“接下来我们看看,要如何通过编程,使打印机完成第一层的打印呢?”Jordan像变魔术似的掏出了一个iPad,和一个长得像蓝胖子的萌款机器人——“它叫Dash。”我看向角落,那里停靠着一排这样的蓝胖子。


“如果Dash代表着3D打印机的喷头,我们要怎么通过编程令它走出我们想要的路线?”我看向iPad的编程界面,是基于模块而非文本语言,这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,并不难理解和操作。在Jordan的引导下,我很快明白了要怎样在编程的时候调整角度令Dash转向,从而画出我想要的形状。在计算转向三角形的角度的时候,我心想:“完全没预料到这是一次这么烧脑的采访啊!”


 

“所以刚刚,你已经不经意地体验到了科技(T)和数学(M)的知识运用了。”Jordan说,“在这节课中,我们还会给孩子引入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,就是‘循环’。因为3D打印要通过循环的工作来完成一个立体形状的打印。”


没想到仅仅是一个循环的概念,背后却设计了很多讨论和思维发散,包括孩子们讨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循环,以及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循环等等。在看完一段视频之后,我感觉自己对循环的认识前所未有的丰富。


“在这个讨论和认知的过程中,我们将科学(S)和艺术(A)的背景知识串联进了‘循环’这个概念。通过动手实践,让孩子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变得可视化。”Jordan说。



“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,也特别注意实用性,我们倡导基于应用的学习。孩子们学到的,不仅是理论性的技术知识,而是如何用它们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。因此每一节课,导师(在TechTrek,他们自称Tech Coach)会向孩子发起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挑战,孩子们要自己开动脑筋,用他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”Jordan说。


“关于STEAM教育,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编程。”Jordan解释说,“可STEAM却远不止编程,即使只停留在科技学习的范围,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向孩子们展示各种新科技。所以,在TechTrek的课程设计中,除了核心的编程课程以外,还涵盖了其他几大科技内容:3D打印、机器人、虚拟现实、工程、无人机、再生能源、电子和电子设计。当我们让孩子耳濡目染得更多,他们就会觉得科技是个熟悉的事情,从而减少与科技的疏离感或仰视感。”



“让孩子看到足够丰富的科技的同时,我们还希望让他们感觉到,自己可以与这些先进的科技发生联系,而不是沮丧地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掌控这些机器。所以,我们特别注重孩子在实践中的感受,强调编程背后的逻辑思维,而不急于进入基于文本的编程语言学习。当然,对于大一点的孩子,我们使用的Sphero SPRK+机器人就是基于文本编程了,我们会根据孩子思维发展的情况来判断合适的课程。”Jordan说。


“STEAM教育,其实远不止于科技教育,让孩子们通过课程掌握科技应用能力只是我们课程中显性的部分。这些孩子未来不一定都成长为科学家或极客,但他们都应该具备应对未来的能力。我们经常用4C(Communication, Cooperation, Critical, and Creativity)来概括这些能力: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、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。培养这些软技能是科界的更重要的使命。”Jordan在谈及STEAM的内涵和目标时表示。



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课程都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进行,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历‘计划-制作-试验’的过程,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,通过反省总结再从‘计划’开始,这就是探究式学习的循环模式。通过这个模式,孩子们在主动摸索中提升了4C能力。老师要做的是给出课题,而不是手把手教授。”


学生家长的反馈也印证了Jordan及其团队的努力:“我觉得孩子现在面对挫折的时候,坚持下去的动力很强,他们已经适应了‘计划-制作-试验’的循环圈,觉得遇到问题从头开始思考和改进是特别自然的思维和行动方式。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在课后坚持探讨很久,来完成卡住的部分,把任务实现。”


因此,Jordan给家长的建议是,要避开那些把步骤都列明、灌输给孩子的学习机构,那些把科技编程等学科内容单提出来,教学方式却并未改变的机构,并没真正理解STEAM教育的内涵。


“在未来来临的时候,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都完全准备好了。”Jordan Hung充满信心地说。






菁kids 2017 09 月刊《教育创新,未来可期》更多菁彩内容点击抢先看[导读


|编者按|


我们为什么要谈教育创新?


|封面故事|


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


鼎石:透过中国体验世界


北京耀中: 开放的教学空间, 给孩子自由, 也给老师空间


北京中学: 用创新的方式培养创新者


|学无止境|


在学校:深入解读STEAM教育(一)


深度对话: 科技如何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父母


科技角:益智学习软件大推荐


来自启明星双语学校的学生艺术作品


|父母社区|


您对孩子的学业有何期待?


|专栏|


宝贝听话,长大后创新就靠你了


美国基础教育真的“弱”吗?


新型教育实验品


父母最需要学习改造



|全家出动|


四口之家的美国一号公路自驾之旅





《菁kids》北京 2017年9月刊《教育创新,未来可期》已出版发行,扫码下方二维码,订阅杂志。

菁kidswww.jingkids.com国际教育|家庭生活|社区活动


更多菁彩内容

请点击阅读原文

或访问 jingkids.com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